最近用了200块的书卷,买了很多书,其中一本书就是李永业的《医院,我的乌托邦》。可是现在我很后悔自己当时没有连同他的第一本著作,《生命没有如果》也一起买下来。久仰他的大名,时常在《星洲日报》读到他的专访和一些文章。偶尔也会被作者的文字触动我的心,甚至起鸡皮疙瘩,然后眼泪盈眶。总觉得怎么这位医生那么像《妙手仁心》里面的Henry(林保怡饰),会医人之余也那么有文采?
说回这本书,很久很久都没有出现一本让我在短时间内“追读”,然后读到最后的几页还会有“不舍得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如此矛盾的心情只会出现在我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和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时才出现。作者写的每篇文章,总会让我陷入深思甚至反省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每次让我读到一些关于亲情的文章,我都会热泪盈眶,有时候眼泪也偷偷的夺眶而出。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关于一位伟大的妈妈把自己的肾脏捐给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却没有因此而感激妈妈的付出。反而因为以忙碌为理由,忽略了好好照顾妈妈的责任。而妈妈还是任劳任怨的维护着自己的儿子。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我是那位妈妈,我也能这样伟大吗?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现实的人,可是面对自己的至亲,我还是如此现实吗?我实在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后端,也记录了作者对生老病死的看法,并且以春夏秋冬来诉说故事。里头有一段关于一位病危老病人的家属,用尽一切方法,想要挽留自己父亲的性命。作者希望病人可以善终,可是家属却不认同。说到善终,我又想起我的奶奶,然后那些眼泪就偷偷的滚了出来。自从奶奶过世以后,每当想起她,我都会流泪。奶奶与世长辞之前一直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奶奶也是因为还有一些心愿未了,所以撑了一段时间才安详的离世。不晓得奶奶在生病的那段时间挂念着什么,我们时不时都会打电话回家叫奶奶不必挂念我们,我们会好好的活着。可是奶奶仍然辛苦的呼吸着,而且背后的皮肤也因长久躺卧在床而渐渐糜烂。看着奶奶如此辛苦,我更希望奶奶可以毫无挂念,安详的离世。当时,我们都在猜,到底奶奶还有什么心事?如果我们愿意花多一点的时间,在奶奶还健康的时候,好好的和奶奶聊天,多一点了解她的心事,那么奶奶是否可以不必这样折磨?也许有一天,奶奶会在梦里告诉我答案。
在书中读到的许多篇文章,我能让我有所领悟和自我反省。作者经常在医院里看到孤身只影的老人家前来求诊。我又会想,以后当我的父母老了,我还能这样陪着他们到医院去看医生吗?他们病危时,我可否把所有的工作都放在一旁,然后全心全意的照顾他们?当作者在书中提及他对已故父亲的遗憾时,总是带着点点的伤感。作者的父亲离世,让作者有所领悟。而我奶奶的离世,也让我有所领悟。而这份领悟就是奶奶离世前送我最珍贵的礼物。奶奶的离去是如此突然,有很多事情我都来不及和奶奶完成。我是多么的不舍得,多么的愧疚,我一直责怪自己没有好好孝顺奶奶。奶奶的离开教会了我多点观察身边的人,不要一味儿向前冲,偶尔也要缅怀过去。当我细心的留意和关心身边的父母时,我才惊觉,原来我的爸妈已经不年轻了。爸爸的头上怎么长了那么多白头发?妈妈怎么时常听不清楚我说的话而答非所问?奶奶的离开让我变得不再习惯那种独在异乡的生活。而我也不想遗憾重演,所以想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以前那种想出国发展的念头,渐渐的变得模糊。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就算找再多的钱,给父母再多的家用,也不及我经常在家里让他们唠叨几句。
现在年轻的一辈,懂得孝顺父母的已经不多。即使有些人心里明白要孝顺父母,可是往往现实的生活会把父母的位置夺走。对于家中的长辈,多数人都会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孝顺他们。时常嘴边挂着“等我得空时我带你去这里哪里玩”,可是也只有等的份。我们都不察觉,父母可以老得那么快。也不知道老天爷可以在瞬间加速夺走那些可以让我们孝顺父母的时间。所以,孝顺父母是不能“等一下”或者“等我得空”的。
最后,我想谢谢李永业医生。谢谢他写了那么多好的文章,让我的生命变得更丰富。谢谢老天爷,让我有缘阅读这本书。感恩这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美好的事情。
用了3天,读完这本书。接近读完的时候有一种不舍得读完的感觉。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